许晓燕(民建武江三支部委员,韶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与环评高级工程师)反映,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行业发展迅速但比重依然较低,存在亟待克服的问题与障碍:一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责任界定及盈利模式不够清晰。二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动力不足。三是公众与社会组织参与权、监督权等缺乏制度基础。四是环境污染治理的第三方进入及退出机制不健全。
为此,建议: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明确责任边界划分。二是立足地区优势选择适宜污染治理项目,优先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总结梳理成功经验模式,逐步推广到其他领域。三是健全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政策。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融资渠道。
2.培育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良好市场环境。加强行业信息公开;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环境污染治理企业的资质评估与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惩罚机制、退出机制和奖惩机制。
3.保障公众与社会组织的参与权。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评估与考核,鼓励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与建议。(民进韶关市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