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统一战线基地

北伐战争纪念馆

来源:统一战线 发表日期:2021-05-26 08:13:00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但是,胜利的果实很快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所窃取,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南北对峙的局面。孙中山先生为了维护革命的成果,坚决主张北伐统一中国。1916年反袁护国运动的激流冲毁了洪宪帝制,袁世凯也随即殒命。孙中山回到了上海。然而,掌握北京中央政权的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承袭了袁世凯的衣钵,对外卖国,对内毁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继续推行独裁统治。孙中山乃于1917年南下广州,联合西南军阀势力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发起了“护法”运动。这时北洋军阀却准备向南用兵,并怂恿桂系军阀陆荣延出兵扰粤。

在这种形势下,1921年5月28日,孙中山命粤、赣、滇、黔各军准备讨伐陆荣延,以解后顾之忧。6月25日,粤军攻占梧州。27日,孙中山正式下达讨伐令,立意荡平桂系军阀,扶持广西人民,实行完全自治。在各路军的进击下,桂系军队迅即土崩瓦解。8月4日,粤军占领南宁。13日,滇、粤、赣各军攻克桂林,陆荣延逃出广西。至此,广西平定。两广统一后,孙中山积极筹备北伐。1921年10月8日,他向国会提出北伐案被通过,随即出巡广西。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成立北伐大本营,集结了粤、滇、黔、赣各军13个旅,约3万人,准备由桂林入湘北伐。1922年2月孙中山先生下令北伐。因为湖南督军赵恒惕曾表示拥护孙中山先生,所以决定北伐军由广西出师湖南,最为便捷。但赵恒锡闻讯,认为北伐矛头指向湖南,一旦北伐大军开入,则自己的地盘难保,于是拒绝北伐军入境。此时,留守广东时任陆军部总长、粤军总司令和广东省长的陈炯明又暗中反对北伐,断绝粮饷军械的接济。3月21日,留守广州的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邓仲元被暗杀。孙中山闻讯,深为哀痛,更感后方接济乏人,使北伐无法前进。于是决定改道北伐,先行回师广东。在回师途中,孙中山曾两次电召陈炯明前来会晤,陈不但不来,反以辞去本兼各职相要挟,孙中山震怒,遂于4月21日下令免去陈炯明广东省长、粤军总司令之职,但仍保留其陆军总长,冀望他能醒悟。4月中旬,大本营在梧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出师江西,悉令诸君集中韶州,以立大本营于韶州。”各路北伐部队便顺西江而下,在三水转向清远,开赴韶关、南雄、仁化一带集结,设大本营于韶关。

1922年4,第一次直奉军阀战争爆发,孙中山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于是在5月6日赶到韶关,住在火车站的一间平房里。孙中山把大本营设在原韶州镇台署(今建国路韶关军分区大院内),大本营设有参军处、幕僚处、文官处、党务处等。5月9日,北伐誓师大会在韶关市区校场坪(今市区中山公园内)召开,孙中山在大会上发布总攻击令,并强调了北伐、统一中国的重要性,要求北伐各军严明军纪。大会开到中午过后,北伐军马上出发。5月20日,孙中山亲自由韶关到南雄前线督师,鼓舞北伐军的士气。为动员陈炯明支持北伐,孙中山于6月1日离开韶关回广州,大本营由胡汉民留守。不久,韶关的驻军,只剩下张发奎的一个警卫营和管营务的姚宽顺。北伐军兵分三路:右翼以许崇智粤军第二军第一师梁鸿楷部、李福林部等为主力,张民达团为先锋,由南雄出乌径进攻信丰、南康;中路为北伐军的主力,以李烈均率领的粤军第一军第一师、滇军朱培德、胡若愚等部、赣军彭程万、李明扬部,沿大路直出梅关;左翼是粤军第一路军黄大伟等部,由仁化出南安。此外尚有桂军、豫军、鄂军等部队。三路大军约四万余人,一起向江西进军,攻克江西南部的南康、赣州、吉安、遂川等城市,进展很快威震全国。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1923年底,中国国民党改组的筹备工作就绪。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会上孙中山在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潭平山、李立三、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宣告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它标志着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形成大大加快了革命的步伐,使革命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24年2月,国民党中央通过了《国民政府组织问题案》,2月22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召开军务会议,限期肃清东、北江残敌,然后春末移师北伐。接着,孙中山颁布了统一广东财政令,并对大元帅府和广东政府作了必要的调整。广东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与此同时,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筹办了黄埔军校。它的建立,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孙中山为了将民主革命由广东推向全国,推翻北洋军阀及其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于1924年在韶关再一次进行了北伐。

1924年9月3日,北方第二次直奉军阀战争前奏的江浙战争爆发。孙中山认为,这是有利于北伐的好形势,于是在广州召开北伐会议,决定不失时机,举行第二次北伐。5日,孙中山发表《讨贼宣言》和《大元帅出师对粤宣言》,号召广东人民扫除军阀,实现民治,同时宣告北伐的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其在推翻军阀以生存的帝国主义,明确树起了反帝的革命旗帜,并对广州《民国日报》记者发表谈话:“余顺从民主,亲率大军离去粤境而向中原。

9月12日,广州大元帅移大本营于韶关火车站粤汉铁路公司养路所(当时为一幢两层的楼房),孙中山随即赶到韶关,亲自督师,同时命胡汉民留守广州,代行大元帅职权并兼广东省长。孙中山抵韶受到了韶关各界的热烈欢迎,当时曲江县长赵传典亲率曲江绅、商、学、工各界数十人,前往火车站列队欢迎,受到孙中山的嘉奖。

孙中山赴韶前(即9月4日)在广州曾召开北伐筹备会议,决定以谭延闿为北伐军总司令,李烈均为前敌总指挥。抵韶后,制定了北伐的进军方案:北伐军分为两路,第一路军为程潜率领的湘军1400人、朱培德率领的滇军3500人,共4900人进军湖南,同时联合湘军中倾向南方的部队和从贵州出发的川军熊克武部;第二路军为谭延闿湘军9000人,樊钟秀豫军5000人,吴铁城粤军警卫军2000人及赣闽晋陕各军3000人,总兵力近2万人,由谭延闿指挥,构成北伐主力。为壮大北伐力量,孙中山对驻韶关杨希闵滇军的主力第一军第一师,做了大量动员工作,多次与师长赵成梁会谈。孙中山还多次对驻韶各军讲演北伐意义。经过艰苦的工作,参与北伐各军陆续集结韶关。为做好战前准备,孙中山决定以黄埔军官学校学生为骨干,在韶设立练兵场。孙中山还亲自巡视马坝一带,选择练兵场地,旋即电告蒋介石称:“大本营决定在韶州练兵,地址最好在马坝南华寺之间,此地水士卫生极佳”。

2010年6月29日,北伐纪念馆正式落成。2011年12月13日,北伐纪念馆举行获授“广东统一战线基地”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