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首页>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加快推动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韶关日报 发表日期:2024-08-06 16:48:00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强,百姓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把县域发展这个基本面抓好了,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才有坚实的基础。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县域镇域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文件要求,推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部署和举措,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经济总量稳步提升。本文浅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实施差别化政策和规划

韶关市10个县(市、区)中,乐昌市、南雄市、仁化县、翁源县、乳源瑶族自治县等5个县(市)被分为进位类县(市);始兴县、新丰县等2个县(市)被分为消薄类县(市);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等3个区被分为消薄类区,消薄任务比较重,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项目,精准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一县一策”,才能提升县域的发展活力。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行动方案》,坚持对各县(市、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一张蓝图画到底。

加快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县域工业化发展。将浈江、武江、曲江、翁源等园区纳入市级主平台,实施基础设施扩容提质,着力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赋能增效,高标准建设成为韶关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发挥莞韶对口帮扶机制,在主平台范围内探索推进莞韶“产业飞地”模式。支持乐昌、南雄、仁化、始兴、新丰、乳源等园区因地制宜发展,发展壮大现有龙头企业,优化提升现有产业链,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支持新丰、南雄、乐昌、始兴、仁化和乳源等园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和承接1-2个特色产业。积极争取省级促进产业转移财政支持资金,积极争取乳源少数民族扶持政策,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发展。我市可以围绕优质稻、优质蔬菜、优质水果、茶叶、中药材、花卉、黄烟、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作物,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粮食、生猪、兰花、岭南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带,探索打造一批全产业链的跨县集群。加强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增效,力争创建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实现10个县(市、区)农业产业园全覆盖。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强镇,落实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实施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影响力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推进“12221”市场体系建设,做大“善美韶农”农业品牌体系,发挥“韶关珍果”“韶关茶”等品牌效应,鼓励企业申请注册商标,打造一批粤北绿色农产品标志性品牌。  

因地制宜推动林业经济发展。要加强油茶种植基地建设和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依托油茶产业发展基地,带动全市油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竹木和林下产品精深加工,依托良好的竹产业基础,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林业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增强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对全市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等康养资源的整合开发,发展建设一批起带动示范作用的规模以上的森林康养基地。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林业龙头企业,持续推进林产品品牌建设。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各县(市、区)整合和活化利用当地特色文旅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和森林“人文+”“生态+”“康养+”“体育+”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旅游景区提质升级,推动丹霞灵溪、马坝人遗址公园等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探索适度开发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推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辐射联动入口项目以及周边云门山、云门五季等文旅项目建设,形成南岭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活化利用韶关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车八岭研学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赛事经济”。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结合“南菜北运”“北菜南运”区域综合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地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乡镇布局建设专业农贸市场。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现代物流网点,引进大型商贸物流平台,加快中南股份物流园、广东中烟物流基地等商贸物流平台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空港物流园、韶关港等多式联运物流枢纽项目,推动韶关丹霞机场达到航空口岸申报条件并申报。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事项,推动与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推进韶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韶关市水运口岸(原二类)迁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顶层设计工作,全力争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布局韶关。  

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化能源结构,以电力、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电源结构调整,创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争取广东电网支持,加快韶关第三、第四座500千伏变电站建设,进一步完善电网布局,增强我市电源吸纳、送出能力。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县县通”工程建设,支持城乡燃气配套设施建设及改造,提高城镇天然气通达能力。建立健全天然气供储销体系,完善管网建设运营机制,降低天然气综合利用成本。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武深高速公路始兴联络线建设,早日开工韶关丹霞机场高速公路。加快推进韶关港白土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推动乌石港码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逐步推进龙头寨、大坑口作业区码头项目建设。以北江航道改造升级上延工程为契机,深入谋划推动乐昌、乳源等作业区码头建设。对G240、G323、G535和S246、S342、S347等重要干线进行提升改造。深入推进农村基础道路设施建设,着重做好农村道路提质扩容。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推进环南水湖旅游公路、南岭1号公路等旅游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最后一公里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完善北江干流防洪体系,实施韶关市江河主要支流治理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北江中上游综合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组织实施新增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提高重点区域和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推进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加快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大力推进农村集中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加快推进全市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完善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县电子政务外网,政务外网横向接入各单位、部门和企业、纵向接各镇(街)、村。依托省政务大数据中心,进一步规范政务数据资源编目、采集、共享、应用和安全管理,加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和提升大数据服务能力。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全面推进各类建筑光纤到户、5G信号覆盖,严格落实各类产业园区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推进宽带网络在全市各类园区全覆盖。推动5G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推动5G基站、室分与项目建设四同步,推动完善5G信号,逐步覆盖自然村。深入开展镇级标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投放部署“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实现市、镇(街)、村服务中心全覆盖,推进“全县一张网”建设工作。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我们要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模式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创办镇、村级农业发展公司,推动农村资源价值高效利用,引导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提供多元化社会服务,挖掘集体土地、房屋、设施等资源和资产潜力,依法通过股份、合作、租赁等形式,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深化强镇富村公司的改革发展之路,出台财政奖补政策扶持一批强镇富村农业公司上规上限,支持引导强镇富村公司盘活村组集体资产资源,承接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及各类中小项目建设,依法开展分红,助力行政村经营性收入提升,完善农村集体收益分配制度,健全农民在共同经营中共享收益的体制机制,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乳源桂头镇国家试点和始兴罗坝镇、仁化董塘镇、南雄湖口镇长市村等省级试点建设,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开展垃圾、污水、“六乱”专项整治行动,实施镇街农贸市场提升工程、镇区污水处理和公厕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深化乱搭乱建乱涂问题治理,有序推动“三线”治理,规范户外线缆架设,做到牢固安全、整齐有序、美观协调,鼓励有条件的圩镇开展“三线”下地,统筹镇村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村(社区)下沉。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建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完善社区普惠养老托育服务能力,推动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保证良性健康发展。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发挥乡镇在健康教育、公共卫生服务、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搭建好人力资源供求供需对接平台,加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推进县域镇域全民健身工程,扩大文化、科普等公共文化供给,推进镇村民风文明建设。

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依托高新区、实验室等载体,推进大数据、先进制造等领域技术创新,申创一批省创新平台,争取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优化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布局,提升孵化载体孵化能力,不断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加大省内外高水平孵化载体引进力度,推动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的完整孵化链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面向大众的孵化育成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务,形成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加速引入在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具有领先创新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广阔的创新科研人才团队。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的顶尖人才,实施南岭顶尖人才计划,引进一批两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工程、珠江人才计划系列及相当层次的人才团队项目在我市产业化。通过高端引领,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

 

(九三学社韶关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