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宗教>民族家园
民族家园

土族

来源:统一战线 发表日期:2016-12-26 20:00:00

土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0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

"土族"这一族名源于部分土族人自称"土人",汉、回等兄弟民族也称他们为"土人""土民""土护家"等;但另一部分人却一直自称"蒙古尔""蒙古尔昆"(即"蒙古人")、"察汉蒙古尔"(意即"白蒙古",蒙古族也这样称呼土族)等;藏族则称土族为"霍尔""土人"在汉语中具有"土著"的意思,但与其祖先吐谷浑之""似乎有直接关联,因为吐谷浑在唐朝中期以后称"吐浑",而""在蒙古语中是""的意思,所以到了元朝蒙古人统治时,汉文史籍中就出现了"土人"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土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土族。

土族有自己的语言。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互助、民和、同仁三个方言区。各方言间只有语音的微小差异。在蒙古语族内,土语与东乡语、保安语更为接近。土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1979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正在试用当中。

土族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早期的土族,主要信仰原始的萨满教。元末明初,藏传佛教传入土族地区并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发展尤为迅速,土族地区出现了许多格鲁派寺院,主要有:互助的佑宁寺、华严寺、金刚寺、曼头寺、章嘉寺、天门寺、松番寺、曲隆寺、吉藏寺、却藏寺,大通的广惠寺、平安寺、松布尕寺、祁家寺、诺木齐寺,民和的朱家寺、文家寺、卡的喀寺、赵木川寺、白家寺、赵家寺,乐都的金角寺、扎的寺、山城沟寺,同仁的吴屯寺、年都乎寺和甘肃天祝的天堂寺等,其中以佑宁寺最大,号称"湟北诸寺之母"(青海湟水北部地区)

土族人民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同时,还保留有早期萨满教的许多成分。青海土族地区的大部分村落都有"崩康"(意为十万佛)、敖包(嘛尼堆)"苏克斗"(意为挡雹阵),其主要作用是保佑地方平安,风调雨顺,抵挡冰雹灾害。

土族每户人家几乎都有一个特定的庭院,方位靠山向阳,多为土木结构。房屋多为平顶,院子当中有一圆槽,圆槽中间高竖嘛呢旗杆,旗杆顶端有木刻吉祥物,杆上悬挂印有六字真言或平安经的蓝白布经幡,以避邪除灾,保佑全家四季平安。如今圆槽大多已成为种植花草的花坛。湟水以北的土族村落大多依山傍水,其显著标志为附近山顶上的敖包和山壑上挂着的五色布做的"加达尔"。村前村后的山被视为神山。村庄最高点有寺庙,红墙蓝瓦、树林环抱,为供奉护法神的场所,是全村宗教活动的中心。

土族服饰比较独特。土族男女的上衣大都配有绣花高领。妇女服饰以五彩花袖衫最具代表性。花袖衫一般为小领斜襟,两袖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拼成,衣袍腰间还配有一条彩带,带子两头有刺绣的花鸟鱼虫云纹图案。男子在高领白短褂外套深色长袍,腰系绿花带,头戴毡帽。

土族饮食以青稞、小麦、土豆为主,至今仍保留着牧业时期的痕迹,如喜喝奶茶、吃手把肉和酥油炒面等。忌食马、骡、驴、狗、猫等动物肉。土族人饮食最为讲究的是婚宴五道饭,第一道是酥油奶茶、馄锅馍及花卷,第二道为果子、油炸馓子、牛肋巴、炒油茶;第三道是油包子、糖包子、油面包子;第四道手把肉;第五道是擀长面,颇有特色。

土族喜欢饮酒,酒在土族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了土族特有的酒文化。历史上,土族人家几乎都能酿造"酩酼"(一种低度的青稞酒)。现在,酿酒已成为土族地区重要的产业之一,互助牌系列青稞酒已经声誉远播。

热情好客是土族历来的风尚,迎送客人三杯酒就是这种风尚最突出的表现。主人在客人到来之前就拿着酒壶、酒杯在大门口等待,待客人下马或下车,先敬"下马三杯酒";客人进门时又敬"进门三杯酒";待客人脱鞋上炕、盘腿坐下时再敬"吉祥如意三杯酒";当客人离去时还要喝"出门三杯酒""上马三杯酒"。对每次敬酒总是三杯的缘由有不同的说法,但总而言之土族人认为三是个吉祥的数字,""代表佛、法、僧三宝,日、月、星三光,天、地、人三才……而敬三杯酒的含义是祝福客人吉祥如意。

土族婚俗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土族历来禁止同曾祖的兄弟姐妹之间结婚,就是相隔几代也仍然禁止。土族的婚恋习俗大致要经过请媒、定亲、送礼、聚亲、送亲、结婚议式、谢宴等程序。如果男方家的父母看中了别人家的姑娘后(或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后),就请两个媒人带上哈达、两瓶酒及锟锅馍和花卷馍各一副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就收下礼物,并热情招待媒人。否则,将礼物让媒人带回。卓尼土族的习惯是若女方同意,就在酒瓶内装入青稞或小麦,瓶口拴一撮白羊毛,让媒人带给男方。征得女方家的同意后,男方家再请媒人带上哈达、酒等礼品去定亲。定婚后,男方还要请媒人去女方家商定结婚吉日。土族婚礼几乎一直在唱歌跳舞中进行,程序讲究,热烈隆重。

土族家庭对生儿育女非常重视。生孩子要举行极为隆重的仪式,按土族的习俗,男孩子提前一天满月,女孩子则必须满一个月。满月时,孩子的外公,本家长辈,凡来看月的亲朋好友都被邀请,给孩子穿戴新衣服,设宴招待客人,表示感谢。到黄昏时分,婴儿由其父亲抱着到大门口,迎接放牧归来的羊群,表示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可能源于土族先民在畜牧业经济时代对马牛羊的特别重视。土族婴儿,周岁剃头,婴儿一般都要穿枣红大襟长夹衫。

土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独特,分火葬、土葬、天葬和水葬四种方式。青海互助、乐都、同仁和甘肃天祝地区的土族多数实行火葬,少数实行土葬,青海民和、大通等地的土族一般实行土葬。土族把火葬视为一种神圣的丧葬方式。隆重的火葬限于正常病故的老年人,而且必须有子嗣。非正常死亡的和青少年早逝者,则采取火葬中最简便的方式进行;天葬对象是夭折的婴儿和少儿。此与其他民族实行的天葬不同,既没有固定的天葬台,也不举行天葬仪式;水葬主要在青海民和三川地区的黄河沿岸土族中实行,水葬的对象是早逝的少男少女。

土族忌讳有人在牲畜圈附近解手。土族人忌讳当客人的面吵架或打骂孩子。土族的寺庙大殿或家庭佛堂内禁止去过暗房(月房)的人和服丧的人进入。土族有忌门的习惯,如生了孩子、发现传染病等时,别人不得进入庭院。忌门的标志是:大门旁边贴一方红纸,插上柏树枝,或在大门旁煨一火堆,有时在大门旁挂上系有红布条的筛子。

土族传统的交通工具有马、骆驼、牦牛、骡、驴、犏牛、皮筏等。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土族地区的交通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四通八达,各种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

春节和(安昭)纳顿节是土族最热烈、最隆重的两大节日。土族称春节为"新年""新月""纳顿"(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几乎一样)是土语音译,意为"娱乐""狂欢"。纳顿节于每年夏季麦收后举行,一般从农历七月十二日九月十五日,历时2个月,时间长、规模大、场面隆重,所以有人称之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此外,土族的传统节日还有正月十四佑宁寺的观经会,二月二(农历,下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庙会,六月的丹麻戏会、"花儿会""少年会"等。在这些节日里除进行传统的多种娱乐活动(如赛马、摔跤、唱"花儿")外,同时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物资交流活动。

土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家曲与野曲是流传于土家地区的民间说唱艺术。"家曲"是仅限于家居环境内演唱的曲目,内容包括"赞歌""问答歌""婚礼歌"等。"野曲"则被称为"外面唱的歌",俗称"花儿""少年"。其曲调、歌词与家曲截然不同,大多属于情歌。土族的"花儿"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广,尾音拖长而下滑,给人以深沉绵延之感。土族婚礼歌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主要有《纳信斯果》《依姐》《阿里玛》和《切馒头》等。土族的特色舞蹈主要有"安昭""会手""杀虎将""庄稼其""嘎尔"等,大都旋律舒展、风格豪放。

土族民间文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土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地理、建筑等,堪称土族的"百科全书"。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脍炙人口,在土族中广为流传,影响很大,是土族叙事诗的代表作。

土族的建筑艺术也颇有特色。土族地区的寺院建筑及其装饰,大都出自土族工匠之手。土族妇女为佛殿经堂所绣制的各种佛像、经幡、柱毯、壁毯等刺绣作品,以彩虹为基调配色选料,用盘线、平线精心绣制,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土族地区有不少名胜古迹。景点主要有:互助五峰山、大通宝库峡、民和娘娘天池、莲花台、七里药泉、同仁温泉等。土族的吉祥物是彩虹。每逢佳节盛会,飘袖舞虹,融入天人合一、福祥长臻的境界。因而,土族被喻为"彩虹民族",土族地区素称"彩虹之?quot;

关于土族的族源,学术界有吐谷浑说、阴山白鞑靼说、蒙古人与霍尔人融合说、沙陀突厥说、多源混合说等各种说法,至今尚无定论。但多数学者支持吐谷浑说,即土族主要是鲜卑支系吐谷浑人的后裔。吐谷浑,原为辽东鲜卑慕容氏部落首领之子。公元3世纪末,因部落内部产生矛盾,吐谷浑率部西迁,先"西附阴山"(即今内蒙古河套北之阴山),接着又乘"永嘉之乱"(312-313),率部"度陇而西"(《晋书·吐谷浑传》),到达今甘肃南部和青海东部地区,逐水草放牧,并建立了吐谷浑国。663年,吐谷浑国被吐蕃所并。有一部分人仍留在青海东部,成为土(吐)族先民。在其长期的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土族中融有蒙古族、藏族、羌族和汉族的血缘,还有回族和维吾尔族的少量血缘。

土族人民在与其他兄弟民族错居杂处的环境中,"依山傍险,屯聚相保,自守甚严"[]梁份著《秦边纪略》卷一),其民族凝聚力日渐增强。元朝时,土族地区归元廷封授的土官管辖。明朝统治者继承元朝"封土司民"的政策,对他们"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命其首领(土官,清代正式称为土司)继续管辖所属各族。实行汉官与土官参治,许以世袭,令其世守。并"各统其部落,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明史·职官志》)。

明王朝在西北地区的主要军事活动中,几乎都有土族地区的土司率部参加。他们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成为明朝西北边防军的主力之一。清灭明后,土族地区的各土司先后率部归附于清朝,清承明制,发给其号纸印敕,准其照旧承袭,是为土司。据清代史志记载,清代甘、青土族地区的土司共有十八家之多。甘肃卓尼勺哇土族原共有三大部落,藏文史籍中称为勺哇三族。明、清至解放前夕,勺哇土族属杨土司管辖,为上治三旗的勺哇旗,由力吾、拉代、的力、汇十那、萨迪、拉叭等七族组成。

清代,在诸如清兵入藏之役、撒拉族抗清之役、罗布藏丹津反清等大的历史事件中,土族地区的土司曾被征调过。但自雍正、乾隆期始,土兵在军事上已不被倚重,土司权威有所削弱。至清末,土司已处在名存实亡的境地。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土族地区后,青海互助土族地区出现了一种与封建土司制度并存的土官制度,这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制度在青海互助土族地区的延续和发展。

明、清时期,土族已从一个主要从事畜牧经济的民族,发展成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畜牧业和手工业的民族。由于河湟一带原有的农业基础较好,加之中原先进耕作技术的不断传入,促进了该地区土族农业经济及与之相伴随的手工业(如酿酒、纺织等)的发展。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甘、青地区马家军阀势力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除一少部分土族仍归封建土司统治外,大部分土族则由马家军阀所控制。

1929年元月,青海建省。1930年,青海土族聚居的民和、互助、门源等地相继设县,该地区的土族始归由县府管理。19318月,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废除土司制度(互助土族地区政教合一的土官制度已于1930年废除)。这样,延续300余年的土官制度被彻底废除。

1938年,土族各村编组实行保甲制度。当时充任区长、保长、甲长者,仍以旧时的土司、土官或具有权势的上层分子占绝大多数。这一时期,由于马家军阀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迫使土族人民或隐瞒自己的民族身份,或流落他乡,土族人口因此锐减。此外,自明、清以来,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土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土族群众笃信佛教,多送子弟入寺为僧,这也影响了土族人口的正常增长。据有关调查显示,1933年,青海土族仅有3万余人。到1949年,互助、民和、天祝、大通等地的土族共有4万人左右。

194995,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西宁市,统治青海各族人民近40年的马家军阀政权彻底覆灭。1954217,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土族地区第一个自治政权--互助土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1985116,根据青海土族人民的居住特点,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了青海省民和县建制,设立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撤销了青海省大通县建制,设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至此,实现区域自治的土族人民约占总人口的71%左右。另外,在一些土族居住比较集中,但人口少的地区设立了土族乡。

土族人口虽然较少,但其分布区域相对辽阔,水土肥沃,物产丰富,海拔较高,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为宜农、宜牧、宜林之宝地。黄河、湟水谷地是青海省土族的主要聚居地区,这里分布有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乐都县达拉土族乡。河湟谷地开发较早,加之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灌溉便利,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园艺作物栽培,现已成为青海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土族,主要聚居于同仁县隆务河两岸,这里土地肥沃,是该县的主要产粮区。同时,这里也是闻名遐迩?quot;五屯艺术"(亦即"热贡艺术")的故乡。甘肃省的土族聚居地区,大都山高沟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北部较冷,南部温和,适宜农业、牧业和林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生活于青、甘地区的土族人民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林业和园艺业。

土族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的矿藏有金、铁、铜、镁、铅、石英岩、云母、石膏、煤、石油、石棉、芒硝等数十种。同时,土族地区有黄河、湟水、大通河(浩门河)、隆务河、庄浪河等河流,水利资源也较丰富,可开发建设大、中、小型水电站。土族地区还有广阔的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和药材资源。

土族世代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东南麓及黄河、湟水、大通河和洮河流域。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纯朴的土族人民与生活在这里的汉、藏、回、蒙古等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了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为该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一篇: 佤族

下一篇: 佤族